网站集群
竹溪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公报
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9年4月24日在竹溪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来源: 竹溪人大
发布时间: 2019-05-31

县教育局局长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委托,我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县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工作情况,请予以审议。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义务教育学校118所,在校学生31991人。其中,完小33所、教学点69个(10人以下教学点 37个),在校学生22346人;初中16所(九年一贯制7所、独立初中9所),在校学生9645人。现有义务教育班级797个,大班额149个,其中超大班额59个。现有义务教育教师1860人,其中,小学教师1234人、初中教师626人。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不断优化布局,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近年来,我县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抢抓“全面改薄”等政策机遇,对接精准扶贫异地搬迁,不断优化学校布局,先后编制完善《竹溪县中小学“十三五”布局调整规划(2016-2020)》《竹溪县“全面改薄”五年规划》和《竹溪县“十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整县推进学校建设规划》,实施城区学校扩容、乡镇学校提标、村级学校优化三大工程,着力破解“城区挤”和“乡村弱”两大办学条件瓶颈。

2017年以来,县政府整合精准扶贫资金14187万元,整县推进68所中小学建设任务。其中,新建4所(思源实验学校、密云希望小学、天宝乡大桂教学点、天宝乡孔雀教学点);迁建7所(县特殊教育学校、蒋家堰镇中心学校、中峰镇彭峪沟村小学、城关镇大峪沟小学、兵营镇罗汉村教点、丰溪镇三坪教学点、桃源乡菜籽坝教学点);改扩建57所(水坪镇中心学校、向坝乡中心学校等)。

今年,城区加快推进密云小学建设和城关二小、水寨小学扩建工程,启动实施“一迁一建一扩”工程,即:迁建城关中学(新建龙湖中学);新建一所私立学校;扩建实验小学(城关中学迁建完成后,将原校园划归实验小学实施改扩建)。农村重点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改扩建6所乡镇学校(即蒋家堰镇中学迁建工程、水坪镇中学扩建工程、汇湾镇中心小学迁建工程、鄂坪乡中心学校扩建工程、丰溪镇中心学校扩建工程、向坝乡中学扩建工程);同时,办好必要的教学点,逐步集并办学规模在10人以下的教学点,努力让广大农村孩子方便入学、上好学。

(二)强化资源配置,提升教育保障水平

1、强化设备设施配备。近几年累计投入资金约5000万元,大力实施教育装备提档升级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工程。按照配备标准和教学需求,对学校教育装备全部进行了更新换代,购置教学设备、师生生活设施372015(台套)件,添置图书180150册;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配备“班班通”1157套,建设微机室66个,配备教师备课电脑1400台,建设录播教室11个、同步课堂6个,全县完小以上学校实现宽带网络、“班班通”、教师备课电脑全覆盖。同时积极探索“双师教学”,建设双师教学集控指挥中心1个、直播间1个、智慧云教室200个、教学点网校19个、教育云平台1个。

2、强化经费保障。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艰苦奋斗办教育”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财政教育投入“三个增长”要求。2018年,全县教育经费总投入58751.48万元,比上年增长16.01%;全县公共财政安排的教育经费支出54092.20万元,比上年增长12.26%;公共财政安排的教育事业费支出45735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2.53%,比上年下降0.27%。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发展人才支撑

1、坚持和完善教师补充机制。着眼于教学点和短缺学科两个薄弱环节,实行省新机制和县财政两个渠道,近三年先后招录引进389名大学生充实义务教育教师队伍(2016年117名、2017年126名、2018年146名)。2019年,计划招聘义务教育教师180人,全县教师数量不足、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将逐步缓解。

2、大力实施教师专业成长工程。2017年,成功申报为“国培计划”项目县,成立县教师学习与资源发展中心,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广泛搭建教师“读书、反思、练兵、比武”平台,认真抓好国家、省、市、县、校五级培训,扎实开展“三大一进”(常规大检查、教学大比武、岗位大练兵、干部进课堂)活动,采取“启明星”团队、对口支教、结对帮扶、跟岗培训、送教、走教等形式,推进教师资源共建共享,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3、建立和完善教师激励机制。一是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实施“农村教师安居工程”和“公租房工程”,累计建设教师周转房570套。二是关爱特殊困难教师,统筹“湖北省乡村教师关爱基金”“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竹溪县教育协会”和工会基金,年救助特殊困难教师100余人,救助金额50余万元。三是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对农村教师在住房、评优、晋职、岗位设置等方面予以倾斜;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津贴。四是实行典型引领机制,每年表彰奖励一批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先进教师,积极培植教师“四个一”精神(好强的精神、专注的态度、作品意识、教育情怀),激励广大教师乐业敬业。近3年,全县用于奖励优秀教师(班主任)的奖金累计达32.6万元,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奖励教育教学质量的奖金累计达三百余万元。

(四)推进内涵建设,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1、细化学生培养目标。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竹溪解读,提出符合竹溪县情的“一个健康三个好”(身心健康、精神风貌好、学习状态好、综合素养好)学生培养目标,促进学生智商、情商、意商同步发展。建设区域教育品牌,整县推行阳光教育,2015年加入中国阳光教育联盟,2016年承办全国第七届阳光教育论坛,“发展核心素养、培育阳光新人”的竹溪模式获广泛关注。

2、推进课程改革。特聘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峥博士为“课改顾问”,整合全县课改有效资源,量身定制“绿色·生态”理念下的“乐学·高效”课堂模式,出台《竹溪县绿色·生态课程改革方案(2018-2020),稳步推进实施。

3、探索办学模式改革。一是加强两类学校试点建设。在兵营、新洲镇中心学校建设寄宿制学校试点,推进规范化办学,过渡性集并规模极小的教学点,促进教育资源科学配置。二是实施“联校协作发展”,将全县划分为9个联校协作区,实现办学思想、教学资源和发展成果共享。三是探索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将实验小学与新建二完小、县幼儿园与新建西关幼儿园合并,实施集团化办学,实行一个法人负责制,统一管理模式;将城关中学与龙坝镇、城关镇与鄂坪乡、水坪镇与县河镇、向坝乡与桃源乡组成学区,实施学区化办学,资源共建共享,抱团发展。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近几年累计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实施校园绿化和文化建设项目40余个,校园环境进一步得到美化优化;各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竹溪特色地域文化为依托,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广泛开展社团活动,涌现出了一批“绿色校园”“文化校园”“艺术校园”和“书香校园”,努力形成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的多元发展格局。

(五)关爱特殊群体,保障教育机会均衡

1、关爱留守学生。着力构建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力量相衔接的留守学生关爱服务网络,在全县建设留守学生关爱中心16个、安幼中心5个、乡村学校少年宫15个。因校制宜、创新开展“十元钱千分爱”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开展“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结对关爱活动,实施“守计划”(覆盖学校31所、服务学生2万余名“麦田计划”“三星电子希望工程”公益资助项目,实现留守学生关爱全覆盖。

2、关爱残疾学生。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不断改善县特校办学条件,2017年整体迁至原教师进修学校,完善基础设施,特教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摸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底数,认真落实“一人一案”,健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工作机制,坚持开展“送教上门”服务,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3、关爱贫困学生。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积极整合各类扶贫救助项目,建立政府兜底、社会广泛参与的资助工作机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2018年,全县资助贫困学生34089人次(建档立卡31599人次,非建档立卡2490人次),累计发放资助资金2550.745万元(县级整合776.2325万元);办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234万元,受益学生2997人;积极争取“新长城计划”“泛海助学”“顺丰莲花助学”等公益项目,开展社会助学,资助学生488人,资助资金139.14万元。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突出。根据《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学校规模和班额设置规定(学校规模不超过2000人,班额近期小学45人/班、初中50人/班城关中学、实验中学、实验小学、城关中心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56人以上大班额111个,占班级总数79.8%,66人以上超大班额50个,占班级总数36%。其中实验小学大校额、超大班额问题尤为严重,现有在校学生3881人,超规模1881人,66人以上超大班额34个,占班级总数57.6%。

(二)教师数量不足、结构性短缺。近年来,我县学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增加约1600人左右,而教师年退休100人左右;同时受地域、待遇等因素影响,每年教师辞职、离岗约30人左右,体音美等专业学科教师引进难,教学点教师留人难,导致全县教师数量不足、结构性短缺。

(三)教师待遇保障能力不足。因县财政经费紧张,我县教师待遇与临县教师待遇、本县公务员收入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教师意见大,影响队伍稳定和工作积极性。一是教师基本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县财政未按标准缴纳。二是教奖励性津补贴学校无资金来源,无法落实。

(四)学校聘用工勤人员问题突出。因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全县现有102所中小学(幼儿园)建有学生食堂,实际就餐学生36156人,根据全国学生营养办[2013]3号文件规定(各地要按与就餐学生人数之比不低于1:100的比例足额配齐食堂从业人员)及实际工作所需,各学校共聘用工勤人员408人。因学校经费紧张,多数学校对聘用工勤人员月工资仅有1200元至1500元,且没有签订规范的聘用劳动合同和缴纳“五险一金”,导致不好管理、安全隐患大,具体表现在:人员易辞职,难以稳定;学校无力承担工伤事故赔偿风险;工作时间较长人员辞退时,会因学校没有为其缴纳“五险一金”而产生纠纷。

五)学校项目推进相对缓慢。近几年,学校建设项目较多,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得到了国土、规划、住建等部门及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有力保证了学校建设项目推进实施。但由于项目建设要经历多个环节,办理严格规范的一系列手续,所以在推进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一是征地拆迁难度大,矛盾突出。大部分项目涉及到征地拆迁,由于土地征用付费标准与农户心里预期存在一定差距,农户的要求超出政策范围,导致征地拆迁进度缓慢。二是项目审批手续耗时太长。大部分学校没有土地使用证,项目报批无法提供土地手续,部分项目用地涉及性质调整,而土地调规和办理土地划拨手续审批权限在省、市国土部门,要按程序逐级报批,耗费了一定的时间。三是工程前期费较高。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由第三方中介提供收费服务的项目繁多(有十余项),有些收费没有统一收费标准,都是按市场价运作。而且这些费用无法从项目专款中支出,项目学校不堪重负。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坚持和完善教师补充机制2016年出台的《竹溪县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细则》的基础上,用足用活深度贫困地区教师招聘政策,盘活教师存量,根据教师缺口情况适时调整招聘计划,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二是逐步增加教师培训经费财政预算,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三是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将全县教师医保、住房公积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逐步提高教师奖励性津补贴标准,逐步缩小与其它行业、单位之间待遇差距,激励广大教师创先争优,促进教师队伍稳定。

(二)逐步解决学校工勤人员遗留问题。探索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逐步解决学校工勤人员基本工资支付和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纳缴费问题。

(三)妥善解决“两类学校”建设突出困难。一是吃透政策,推动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提前做好相关项目的规划和国土审批,妥善解决土地征用划拨方面的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适时给项目学校划拨一定的项目建设前期费用,为项目学校减负解困。三是妥善解决10人以下教学点学生集并后的相关困难和问题减轻家长负担,解决其后顾之忧,保障这部分孩子“上好学”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近年来,我县义务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如期实现了国家、省、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离优质均衡目标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下,认真按照《湖北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方案》(鄂政督20184号)要求,对标校表、查漏补缺,精准发力、补齐短板,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打印 | 关闭 | 收藏
主管单位:竹溪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建议IE8,11280×8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2016-2020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719-2726793 邮箱:zxrd@163.com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