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集群
竹溪县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
关于2021年度全县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源: 竹溪人大
发布时间: 2022-05-31

——2022518县十届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

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组


县人大常委会: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安排,3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组对2021年度全县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座谈了解、分析梳理情况,形成本次调查报告,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1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以环保督察为契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大气、水、土壤年度约束性指标任务圆满完成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空气质量持续优良2021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7天,优良率为96.9%市下达指标为94%)PM2.5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PM10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达到市下达的年度考核指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排名第八,全市排名第一

二)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县地表水国控新洲烂泥湾断面、竹溪河双岔断面省控鄂坪水库库心年均水质均达到II类,达标率100%;县级饮用水源地龙坝水库年均水质达到III类以上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可控2021年,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纳入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监测点位共55个,寄送到省农科院质标所检测合格样品52个,合格率为94.55%,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可控。

环保督察问题得到整改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给竹溪的环保问题得到全面整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污水治理压力较大县城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城区污水管网配套设施不完善,加之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陈旧,雨污混排,给河道及水环境整治带来极大阻碍。乡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率低乡镇集镇规划区范围外周边村组管网未能纳入集镇污水管网规划设计支管网配套不足,部分村组农户生活污水直排河道的现象仍然存在。1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设计处理能力偏大,“大马拉小车”问题比较突出,造成设施设备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率,减排效益低。龙坝集镇污水处理厂的尾水仍直排进入龙坝水库沿河沟随意倾倒垃圾问题较为突出大部分乡镇村庄和河道周边随意倾倒垃圾现象屡禁不止,龙坝水库、县河河段、新洲河段等河面雨后漂浮垃圾甚至高达1米且绵延数里。污染源治理不到位县城及周边乡镇少数小产权房和自建房私接排污管污水直排入河河道沿线的一些餐饮、汽修等行业污染治理和监管不到位,仍有违规将废水废物排入河道现象缺乏源头治理措施。

(二)面源污染风险加大。受传统农耕习惯的影响,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较为普遍,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任务艰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不够,秸秆禁烧禁而不止加重了大气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尚未全覆盖,散户养殖仍然存在废弃物乱排乱放现象。

(三)垃圾处理存在短板。建筑垃圾无序堆放、随意倾倒,混杂生活垃圾和绿化垃圾现象普遍存在乡镇垃圾收集率不够,存在收集、运送不及时现象;在建的餐厨垃圾处理中心设计日处理20吨,但目前纳范围较小(仅限于大的餐饮宾馆餐厨废弃物收纳),日收集处理量在10吨左右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尚未全面推开;医疗废物收集、存放、运输的闭环管理机制仍需加强

(四)部门协同配合不够环境整治各职能部门之间协同不够,“九龙治水”,各自为阵,有时甚至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环境整治项目建设主体和管理主体不统一,重建轻管、效益发挥不正常;1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已达7年之久,设施设备老化,运行维护、设备更新和技改存在困难;个别部门、单位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消极应付、行动缓慢等现象。

三、建议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进治理共识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必然要求。县政府及相关责任部门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持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新发展理念,增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更高政治站位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更多举措加快治理项目实施,全县人民在良好生态优美环境中生活。

(二)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治理重点。一是强化水环境整治。按照县政府既定的竹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全面科学规划,分年度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分类施策、分步实施在城区分段分片推进清污分流工程,优先实施县城主河道区域截污和水源区流域治理,在项目、资金上给予重点倾斜要积极筹措资金,有效解决乡镇污水处理厂运维、设备更新和技改问题;二是多措并举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加强宣传,引导、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减少肥料和生物农药使用量。三是加强畜禽粪污治理工作。积极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严格实施畜禽养殖禁养区及限养区划分方案,全面巩固畜禽养殖“三区”划定和禁养区关停搬迁成果。四是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建筑垃圾随意倾倒,混杂于生活垃圾和绿化垃圾问题;逐步扩大餐厨垃圾收纳范围,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加大秸杆还田、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力度,积极推进源头减量、再生利用的垃圾分类,避免前端分类、终端混合的粗放形式。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共治氛围。要强化全县各级党政干部“抓环保就是抓发展,抓环保就是抓民生”意识,强化全县上下党政同责、各负其责、失职追责的职责认同,共同把环境保护这项好事实事办好办实,办出成效。要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者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认识,对环境保护先进典型进行表扬和奖励,对严重污染环境行为进行严管重罚,宣扬环境保护正能量。要创新宣传形式和宣传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等现代传播媒介,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加强环保法规政策宣传和环保知识普及,加强环保工作和成效宣传,让环保意识融入广大群众生产和生活之中,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垃圾不乱扔不乱倒,营造人人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四)完善长效机制,凝聚治理合力。按照“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工作思路,压实治理责任,凝聚环境治理“一盘棋”的工作合力,形成职责明确、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内外共治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情况等相关方面的监督和考核。强化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和环境风险防范意识,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加大技防、人防和群防力度,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要根据中央、省、市环保督察相关要求,举一反三,切实加大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力度,确保整治工作经得起回头看、经得起群众检验,持续推动生态环境改善。


打印 | 关闭 | 收藏
主管单位:竹溪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建议IE8,11280×8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2016-2020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719-2726793 邮箱:zxrd@163.com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